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,中國已成為世界模具制造中心。改革開放以來,企業做大做強一直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目標,也是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。國家產業振興規劃政策的帶動下,五金模具市場空前繁榮。
隨著制造業快速發展,氣動工具五金工具、零部件產品結構與制造產業結構調整的不適應性越來越突出。國內中小型低端產品產能過剩,供大于求,造成惡性競爭,而很多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高的大中型產品,不能生產或沒有形成生產能力,還不能滿足制造業生產需要。
模具制造業是規模效益特別顯著的產業,但是由于行業特性,氣動工具不能按經濟律組織大批量集中生產,尚存在經營規模小,行業集中度低,組織結構散亂的現象??傮w上,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為數不多,未能形成專業化協作強、配套能力高的產業集群,大企業不強、小企業不專。
企業技術創新機制還未完善,產業技術創新主體缺位,氣動工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比較缺乏,形成了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性。汽車、電子五金零部件業發展迅速,許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,但他們并沒有直接將技術輸出到國內工廠,不少高端精密模具只能花高價從國外引進。企業由于生產規模上不去,產品附加值低,造成經濟效益低下,再加上投入少,缺乏后勁,制約了我國模具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當五金模具市場形勢好時,很多企業一哄而上,重復制造,爭搶市場。當形勢不好時,許多企業紛紛逃離,造成市場環境的不規范,影響了行業的整體素質,也影響了行業的技術水平的長期有效積累。在當前模具制造業大好形勢下,由于小微企業進入模具制造業的門檻低,行業散、亂、差的局面有擴展之勢。